报告题目:自然语言处理—基于预训练模型的新范式 报告人: 车万翔 教授 工作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报告时间:2021年9月22日(周三)10:00-11:30 报告地点:4号楼208会议室 报告人简介: 车万翔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社会计算与信息检索研究中心副主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黑龙江省“龙江学者”青年学者,斯坦福大学访问学者,2019年入选黑龙江省首批“头雁计划”团队成员。现任中国中文信息学会计算语言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国际计算语言学学会亚太分会(AACL)执委兼秘书长;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曾任YOCSEF哈尔滨主席(2016-2017年度)。在ACL、EMNLP、AAAI、IJCAI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AAAI 2013年的文章获得了最佳论文提名奖,论文累计被引用4,300余次(Google Scholar数据),H-index值为35。出版教材 2 部,译著 2 部。目前承担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负责研发的语言技术平台(LTP)已被600余家单位共享,提供的在线“语言云”服务已有用户1万余人,并授权给百度、腾讯、华为等公司使用。2018、2019连续两年获CoNLL国际评测第1名。2020年获黑龙江省青年科技奖;2015、2016连续两年获Google Focused Research Award(谷歌专注研究奖);2016年,获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2);2012年,获黑龙江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2);2010年获中国中文信息学会“钱伟长”中文信息处理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排名第2)、首届汉王青年创新奖(个人)等多项奖励。2017年,所主讲的MOOC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Python)》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报告摘要: 语言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具有无穷语义组合性、高度歧义性和持续进化性,准确处理自然语言是机器难以逾越的鸿沟,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取得更大突破的主要瓶颈之一,也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以BERT、GPT为代表的、基于超大规模生语料库的预训练语言模型异军突起,充分利用大模型、大数据和大计算,使几乎所有自然语言处理任务性能都得到了显著提升,在若干公开数据集上宣称达到或超过了人类水平,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的新范式。本报告首先介绍预训练模型的演化过程,接着介绍预训练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对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欢迎各位老师同学届时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