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特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群智感知网络、移动计算和医学图像处理等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为大家带来精彩的报告。 欢迎广大师生和同行参加! 时间:2018年12月29日 下午13:30-17:30 地点:黑龙江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4号楼 2楼会议室 报告内容及报告人简介 报告一:无源传感器网络相关技术 摘要:物联网作为信息世界向物理世界的延伸,拓展了人类认知和控制物理世界的能力。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物联网的核心。传统传感器网络依赖电池供电。电池供电的局限性,使得传统无线传感器网络对很多物联网应用(如航空物流领域)无能为力,严重制约了物联网普适化应用。为此出现了一种新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简称无源传感器网络,节点无需电池供电,从周围环境获取能量。本报告将介绍无源传感器网络的基本概念、探讨无源传感器网络的挑战与研究问题,并简介我们在该方面的初步探索和取得的初步研究结果,希望对无源传感器网络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报告人 高宏 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数据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ACM中国常务理事。长期从事海量数据计算与无线传感网等方面研究,在INFOCOM、VLDB、SIGMOD、IEEE Transactio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等国际计算机重要学术会议和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00余篇。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 报告二:室内多楼层智能定位方法研究 摘要: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无线系统在室内的大范围部署,室内定位系统已渗透到现代生活的许多方面,例如室内导航、店内导购、物品跟踪等。近年来,城市空间朝着立体化和复合化方向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休闲越来越多地集中于高层楼宇中,也越来越关注楼层及其包含的位置信息服务。传统楼层判定方法一般采用人工指定或者利用硬件设备获得海拔高度,再进行平面定位,这使得定位应用的智能化程度大大降低。针对现代生活中室内多楼层环境提出了一种智能高效的楼层判别及定位方法,提高室内定位的精确性,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和容错性,适用于大规模、多楼层的复杂室内场景。 报告人 罗娟 教授:湖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工学博士、岳麓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助理,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博士、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本科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美国加州大学Irvine 分校访问学者。曾就职于武汉邮科院烽火网络公司,担任软件研发主管。近年来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及企业合作等20余项科研项目。在国内核心、国际期刊和会议发表论文80 余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 EI检索40余篇,ESI高被引论文1篇,包括: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等刊物。获得专利授权8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得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网络与通信专委会常委、物联网专委会委员和女工委委员,IEEE和ACM会员,通信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物联网、边缘计算、云计算、中间件等。 报告三:智能感知与智慧医疗 摘要:未来几年将是中国智慧医疗建设飞速发展的时期,在新医改方案的指导下,各地方政府将会加大当地智慧医疗建设方面的投入,而智能感知为智慧医疗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平台。本次报告介绍了智能感知和智慧医疗的现状,围绕其中存在的问题,从不同维度介绍了智慧医疗中的关键技术。 报告人 潘海为 副教授: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中国计算机学会数据库专委会 委员,CCF 哈尔滨分部秘书长,黑龙江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青工委主任,大数据专委副主任。 先后主持和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工信部高技术船舶重大创新专项1项、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子课题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1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三等奖4项,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获得授权3项。在IEEE TITB、BMC Bioinformatics、Signal Processing、MTA、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国内外顶级学术期刊,以及IEEE ICDE、BIBM、NDBC等国内外顶级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50多篇被SCI、EI、ISTP检索收录,并获得2014全国数据库会议(NDBC2014)萨师煊优秀论文奖,出版专著3部,译著2部。先后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讲授了《算法设计与分析》、《图论》、《组合数学》等多门课程,作为实践课程负责人,参与申请并获得了省级精品课程1项,出版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获得了校研究生和本科生优秀主讲教师称号。 |